主题:运动训练专业群子专业建设情况研讨
主持人:尹林涛 记录人:韩亚培
出席:聂真新、董利民,“双高”建设办公室工作组全体成员
列 席:运动训练专业群子专业带头人(马璐、黄晶、李梦捷、李奕辰)
2023年9月5日,副校长聂真新在云帆楼四楼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双高”建设办公室工作组办公会,研讨运动训练专业群子专业建设工作。“双高”建设办公室工作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运动训练专业群子专业带头人列席会议。现纪要如下。
一、各专业带头人依次报告专业建设情况
(一)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带头人马璐汇报
专业建设情况:招生人数逐年递减,就业情况专业对口度高,师资短缺,专业核心课程试验场地缺失,“1+X”职业资格证获得情况良好。
问题和困难:招生人数少,教师缺乏,专业实践和实训教学场地没有。
建议:专业可以考虑停招。
聂真新副校长点评:专业群建设任务和绩效指标9项均有差距。
(二)运动训练专业带头人黄晶汇报
专业建设情况:大运、小运学生人数合计1946人,专业理论课师资短缺;有8个地州联合办学点,学生情况混乱;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良好,招生情况良好。
问题和困难:专业优势不明显;师资不足;五年制联合办学点难以把控;就业形势不够乐观;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岗课赛证融通不畅。
建议:建议与地州联合办学点沟通协调,加强检查考核。
聂真新副校长点评: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考不足,线上课程少;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没有;岗课赛证融通不畅;证书和校企合作应由学校搭建平台;要重视一级社会指导员对接工作。
(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带头人李梦捷汇报
专业建设情况:就业专业对口率52%;校内专任教师只有两人,多个核心课程依赖外聘教师;没有实训场地,推拿教室只有一间;虚拟仿真平台尚未上线。
问题和困难:学生人数基础好,但是缺教师;产后康复等“1+X”证书培训缺少师资和场地;属于医学大类,校外医院实习基地没有。
建议:建议引进教师,人事处将专业限定放松,引进人才;扩大实训基地;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聂真新副校长点评:虚拟仿真平台需要专任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深入了解专业对虚拟仿真平台的需求,现成已有的可以直接采购使用;沟通人事处引进教师;使用医务室原场地建设推拿室;可以搭车开展证书培训。
(四)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带头人李奕辰(乡村振兴,李梦捷代汇报)
专业建设情况:情况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相仿。
问题和困难: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共用两个专任教师,师资短缺;专业课专任教师全校有12人;无校外实习基地。
建议: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聂真新副校长点评:哪些可以入运动训练专业群,哪些要剥离出去,需要大家一起思考。
(五)运动数据分析专业带头人刘亮亮汇报
专业建设情况:招了两届,人数稳定在五十多人。
问题和困难:专业师资缺少,有些老师不愿意多上课。
建议:教务处做好教师上课统筹工作。
聂真新副校长点评:统计只上8节课教师人数;推进绩效改革。
二、总结发言
(一)梅茜发言
1.要注重教师培训,有计算机背景的培养体育素养,有体育素养的培养计算机能力。
2.硬件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该买的要购买。
(二)董利民副校长提工作要求
1.要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双高”建设工作的核心是专业带头人,要协同各部门做好专业培育工作。
3.校内实训基地专业带头人要考虑的再细一些,包括使用用途、物品设备需求等;校外实训基地要和外部企业加强沟通,织密关系,合作共赢。
4.教师培训和能力提升要自己去寻找切入点,不要只是等待学校安排。
5.做好实习监督管控工作,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6.探索外聘教师底薪制度,通过系列措施稳定教师队伍。
(三)聂真新副校长提工作要求
1.二级学院要切实发挥作用,职能部门要起到监督指导作用。
2.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控状态,实习应由二级学院进行负责。
3.专业群建设应重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争取建成运动训练教学资源库,每个专业有一本教材;教学创新团队要加紧培育创建。
4.教务处要做一个全校教师的专业-课程匹配度统计,包括教师课时量情况;外聘教师由二级学院来聘,但应由教务处制定聘任制度。
5.“双高”制度文件应由教务处形成聘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