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来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负责人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座谈。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丁康带领老师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的精神,简要汇报了五年来我校思政课的建设发展情况,与会教师结合自身的成长进行了交流、畅谈体会。
党支部书记徐敏燕老师说:“五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下,作为思政课教师,我获得了多次宝贵的培训、实践研修、参赛的机会,通过一次次学习和历练,使我的理论水平、教学水平都较五年前有了质的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待遇、地位、自信心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未来的路上,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认真上好每一堂思政课,不断重温、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努力使思政课成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信度的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曲丹老师认为,思政课要着力挖掘思想内容,让授课内容更具理论深度,更具思辨精神。首先,思政课要与时代接轨、与生活接轨、与实践接轨,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需求,才会有活力、有张力。其次,思政课必须具有历史厚度、文化厚度和理论厚度。这种厚度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精神基因,来源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的历史经验,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再次,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讲好思政课,就必须了解和直面来自学生的“真问题”,只有自身政治过硬、专业过硬,思政课教师才能帮助学生去伪存真,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政治鉴别力。
周丹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这不仅是一份荣誉,也是一项使命,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要把身上肩负的责任转变成不断学习进步的动力和不懈奋斗的激情,更加热爱这份工作,更加用心、用情、用功地上好思政课。坚守教育初心,担负育人使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思政课教师的贡献。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学校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要增强自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要求,对照“八个相统一”的标准着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