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团支部共30名团员,是一个作风扎实、以人文本、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和活力,拥有优良的作风,积极向上,在各方面都要求进步的团支部。在辅导员的领导下,该支部一步一个脚印,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无论是思想政治修养,支部风学风建设,还是社会活动方面,都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支部成员合照
一、思想建设方面
21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团支部十分重视团员关于思想道德和政治修养方面的教育,经常组织支部团员进行团员义务劳动、时事政治的学习。定期集体观看形势与政策的相关宣传教育视频,借此机会,帮助支部团员加强对国家的建设规划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目前团支部内的多名团员,向党组织填写了入党申请书,有5位同学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并积极认真地学习党的历史,了解党的发展、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力求早日加入党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
二、支部活动
在奋斗道路上,要砥砺前行,更要坚持正确方向引领。牢牢树立正确方向引导,21级电子信息工程团支部开展研学实践、红色观影活动,集体观看爱国主义电影《跨过鸭绿江》,以此传承历史文化及民俗民情,让爱国爱疆浓情厚义深植团员心中。
为全面提高团员间的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团支部积极组织各项课余活动,并鼓励团员参加。21级电子信息技术工程团支部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体育运动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21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团支部李永祥同学在校运会中获男子5000米非专业组第二名、男子1500米非专业组第一名。同时,他也是校田径队成员,即将在今年11月代表我校省运会。

21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团支部王淑凡同学参加了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办的全国跳绳联赛,荣获俱乐部青年乙组(高职院校)混合组4*30秒交互绳接力第一名。


21级电子信息技术工程师团支部的杨彩叶、李贤、雷帕旺三位同学在云南省高等学校操舞展示大赛获得了佳绩,在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同时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气概。

在课后,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内各种比赛项目。支部内有着很好的团队氛围,在男同学比赛时,女同学就负责后勤工作,保障同学们能顺利参加比赛。

在“互联网+”大赛中,施维伶同学所在的团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三等奖。
三、学习方面
21级电子信息工程团支部每周按时完成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青年大学习完成情况良好。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按时组织开展团日活动,引导团员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四、社会公益实践
支部内多名同学在假期内参与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发组织美丽乡村建设公益活动,带动家乡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发展,参与关于家乡的社科宣讲活动,看望上世纪参与战争的军人前辈,参与省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等等。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年即将来临之际,施维伶(左一)同学跟随普洱市思茅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纪梅主席去看望1960年初参与中缅联合勘界警卫战的陈选福爷爷,听爷爷讲述关于他带领军队作战的故事,学习作战精神和革命精神,为他送上节日的祝福,并送去慰问品。

普莉同学(左三)自发组织青少年打扫自村卫生,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了奉献。


施维伶同学(图二中右二)参与了思茅区新时代社科讲堂第三讲,讲述了思普军民拦河围坝建成今天的洗马河水库的故事,讲述了三位老兵从立志参军到退役后投身改革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与思普人民共同奋斗的感人事迹,施维伶同学积极帮助准备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作为大学生代表发言。

施维伶同学(二排右五)在暑假期参加了云南省普洱市社科联、思茅区社科联主办的新时代社科讲堂第二讲以“不忘来时路 同声颂党恩”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普洱人艰苦创业,一个生机盎然、人民自得其乐的新兴之城在废墟之上建立起来。她利用自己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年迈的主讲人做PPT,帮助爷爷奶奶学会使用PPT,并且在现场调试相关电子设备,保障了大会的顺利进行,得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张蕊同学参加了由中共文山市委、文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鼓励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的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了志愿服务队伍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参与、人人行动的浓厚氛围,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风景。

为做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云南国际知名度,向世界展示云南之美,罗德红同学在会议期间作为志愿者参与了餐饮服务接待工作,表现优异。


21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团支部的同学充分利用暑期返家乡和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深入基层,结合自身所学,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