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体教学院学生参加学校“浸润行动计划”支教实习有感

发布日期:2024-11-06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4年11月2日至3日我有幸参加这次为期1天半的培训会议,我而言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徐凯工作室主持人老师说提高业务能力的内容让我深知,作为体育教师,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基石。每一个动作示范、每一次教学指导,都需要我们拥有过硬的本领,这激励着我要不断磨炼自己。
   学习写教案,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往有序教学的大门。从教学目标的明确到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每一步都蕴含着教育的智慧。这让我懂得,一份好的教案是成功教学的蓝图。运动会的编排与组织部分,让我感受到责任的重大。从项目设置到赛程安排,每个细节都关乎学生的体验和公平竞争。这不仅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我为能参与其中而兴奋。体质健康检测的讲解,让我明白守护学生健康的意义。那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学生成长的足迹,我们是健康的守护者。

   杨国华老师教会了我多种教学方法的讲解更是干货满满。“教会”是基础,要求我们用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让他们理解动作要领。“勤练”是关键,体育是实践学科,多练才能出效果,我们要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强度。“常赛”则是点睛之笔,通过比赛能将所学技能运用起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丁珏老师会议中对“为什么想要运动”的探讨,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体育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运动,它不只是肢体的摆动,更是对生命活力的唤醒。它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途径,是成长中健康的守护者,如同阳光之于花朵般重要。这让我更明确了自己支教体育教学的意义。

了解“基础动作能力”以及“形成基本动作不好的原因”,则像是拿到了一张精准的教学地图。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竟有如此多的门道。明白了这些,我仿佛能看到孩子们在运动中遇到的阻碍,也知道该如何帮助他们跨越,就像为他们量身打造通往运动世界的桥梁。
   “热身的 5 个站点”,宛如一串明亮的珍珠,串联起了安全且高效的运动前奏。每个站点都是对身体的温柔唤醒,是预防受伤的坚固防线。我仿佛看到自己带着孩子们在这五个站点中穿梭,为他们开启活力满满的体育课。
   在接受丁珏老师指导动作的过程中,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破茧成蝶的蜕变,每一个细胞都充斥着疲惫与兴奋交织的复杂情感。训练是残酷的,每一个动作的打磨都像是在精雕细琢一块顽石。肌肉的酸痛如影随形,汗水一次次模糊了双眼,身体像灌了铅般沉重。但就是在这样的疲惫中,我却甘之如饴,因为我深知,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丁珏老师的指导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从最基本的姿势到复杂动作的衔接,每一个细节都被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像是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地吸收着知识的甘霖。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动作要领,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化为身体的本能。这次训练,让我收获了专业知识的硕果,更收获了坚韧不拔的意志。每一次的坚持,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每一滴汗水,都是努力的见证。

这次培训会议离不开三位老师的热情讲解与辛勤的付出,就像一盏明灯,在我支教体育实习的道路上闪闪发光。它驱散了我原有的迷茫,让我看到了前方清晰的路径。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毫无头绪的新手,而是一个身负重任且充满信心的行者。我怀揣着对孩子们的热爱和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敬畏,准备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融入到每一堂课中。我仿佛已经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运动的场景,他们的笑脸在阳光下格外灿烂,而我,将是那个守护他们运动梦想的引路人,带着他们在体育的世界里自由奔跑、跳跃。这一切,都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支教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动力。



来源:体教学院

图:龙一 丁珏

文:龙一 王井明

审核:陈为 张卫峰 王延勇



 


 



 

友情链接 / Link

Copyright © 2022 ynsvu.cn         版权所有: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滇ICP备09010710号-2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海埂体院路三号 联系电话:0871-64310768 0871-64311163 传真:0871-64311089 邮编:6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