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书推荐
时间:2023年05月26日 14:13 来源:

图书推荐

我们经常问:哪些书,是可以反复读的?哪些人,是值得我们顶礼膜拜的?就中华文史而言,答案很简单:屈原。

世人皆爱屈大夫,吾也不能免俗。

读屈原,你会发现,一二千年以来,他她他们,都可称“老屈门下走狗”。后世的所谓“诗人”们,写什么诗,诗早被老屈写完了!后来者不过抄抄写写、重新涂涂抹抹,换个说法而已,而已啦!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见得特别过分。

楚大夫,中华文史第一人嘛!或曰:秦人一统六国,楚人一统天下。可以这样说: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文化因子,无一不有楚文化的影子。

此话怎讲?《离骚》有云:“漫余目以流观兮”,我们且漫观之。

云南普洱有著名广告词曰:“大美云南,唯茶为首” 。作为云南人,此篇我们不妨从茶开始。

世人皆知,“普洱茶”是最让云南人傲娇的名片之一。喜欢吃茶的云南人,赞夸普洱之美,则必念宋代著名“老直人”、大诗人王禹偁形容“团茶”的名句:“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这里且不忙讨论宋代的“团茶”是否今日普洱(注:宋人吃茶花样多多格调儒雅档次清高,只不过宋以后文明衰退,宋人茶文化中的许多优雅多被手段粗鲁的土皇帝朱元璋消灭。此为题外话,择日再论),先梳理梳理老王此句典出何处?

老屈有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大概就是这里了。典出《离骚》无疑。

还有,东坡《蝶恋花》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千年以来,雅俗国人皆能信口拈来,津津乐道。却原来,老苏也是从老屈那里抄袭而来,《离骚》有:“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无疑,东坡灵感,必源于此。

还有,奠定东坡唐宋八大家地位的最著名美文《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模仿老屈,痕迹明显。众所皆知,借“美人香草”喻君喻己,典型老屈手法。

至于“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屈原《湘君》:“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则简直是原句照搬哦。

看来,苏东坡喊屈原一声老师,不为过吧?

再有,中华文史上最著名之女诗人,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者,高傲到连苏东坡都不放眼睛里的易安居士李清照,碰上老屈,亦得拜服脚下。其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华人皆能张口诵之!哪里搞来的?当然还是老屈,《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词坛飞将军,辛弃疾,文超苏东坡,武逾岳武穆,“上马击胡儿,下马草军书”,可谓文武双全之典范。其亦有名句:“峨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稼轩好用典,此句又典出何处呢?上言,借美人香草,喻情抒怀,本就是典型老屈手法:“众女嫉余之峨眉兮,瑶啄谓余以善淫”,还是外不开《离骚》。

还有,稼轩最脍炙人口,也是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名句,当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青玉案*元夕》)然而此句无论如何咀嚼品味,脑海里萦绕盘旋的,也总是屈大夫东南西北,天上地下,“行吟泽畔”,“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苦苦寻觅的孤独身影。

如此云云……

我们再扒拉扒拉,仔细梳理,当会发现,后老屈时代的两千多年,宋玉贾生司马迁之类自不必言,楚辞汉大赋本是一脉相承。至于魏晋,七子七贤陶渊明,唐宋,李杜白韩柳宗元,欧阳三苏辛弃疾,等等等等……星空璀璨,难以细数,却无一不受老屈深刻影响,无一不有老屈的影子。或攫取灵感,或引用,或模仿,或直接抄袭。是的,无一不有!犹如悟空逃不出如来呢手掌心。

老屈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一言以概之:诗宗词祖文渊源!

或如庄子云:大宗师!高山仰止,无人能及!!!

同学们喜欢读什么书?中华典籍浩如烟海,与其“茕茕白兔,东走西顾”,不如爬到巨人肩膀上,从老师开始,好好读读屈原。虽不一定能如上述王李苏辛等大诗人般,抄来妙笔生花,千古名篇,却多少能够提高点自己的认知水准,文化品位。也可以这样说,了解中华文化,屈大夫是一座无法绕开的高峰。

来图书馆,寻找《屈赋全释》,薄薄小书一本,置之枕边,睡前小读二三页,无有任何压力。却可让汝以后之三月时光,一切俗扰尽去,安享雅读乐趣。

版权所有: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_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海埂体院路三号

邮编:650228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