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音频班专项实践课

2018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阳光微凉,106路公交车载着我们新闻专业的23名同学和带队的周子琦老师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云南广播电视台(老台)。
经过逐一核对身份证,我们终于进入到仰慕已久的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接待我们的是优秀技术老师何绍丹。
还没进到大厅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收音机,何老师介绍这是全国最大的可使用的收音机,他还向我们演示了如何调频率和音量。右手边用玻璃隔着的是全国第一个透明演播室,也是李丹老师做金色热线的直播间。
何老师介绍,最开始这个电台建在在五华山上,后来才搬到我们现在所在的人民西路182号。我们参观的这栋声学建筑物是在1985年交付使用的。
随后我们来到了大收音机后面的小房间,这是音控室和录音区。音控室里有五个大音响两个小的。随后何老师让专业调音师李苗老师放了一段在这个录音室录的无伴奏歌曲《澜沧江》。歌曲音色圆润,余音缭绕,同学们都被优质的音效所震撼。有了科学的声学环境,性能好的拾音设备,正确的操作才能完成这样效果好的作品。这里的调音台是48轨的,就是可以同时收录48只话筒的声音,这个录音室录制过交响乐演奏。这里的工作站是台高配电脑,它装的是美国PT软件,监听音响来自芬兰,还原度相当高,非常专业。这里的话筒是来自德国的纽曼话筒,它是顶级录音棚的装备,灵敏度高、拾取的细节多。



这里的录音区,全是声学设计,墙壁地板都有隔音措施。入口处还有声闸,墙体夹层填充吸音材料,地面填充矿渣,而位于呈贡新的电台的地板则是用更高端的水泥加胶一平米四砖方式做到隔音,这样就可以防止有大型车路过时产生共振噪音。另外,何老师还介绍了控制混响时间(回音)能使声音圆润,这都归功于整个录音区的墙体无平行墙面。
后来我们参观的同学们分别到录音区和演播室过了一把“主播瘾”,体验了录音和直播的感受。到云南广播电视台的专业实践课在我们与大收音机的合影后结束了。







非常感谢李丹老师联系电台,感谢何绍丹老师精彩讲解,感谢周子琦老师组织策划。



到媒体上实践课不仅能使我们把课堂知识联系实际,而且能让我们更好更深入的了解所学专业技能。
文字:杨淞翔
照片:李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