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23日下午,为训练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学院组织开展社会新闻实践活动,参观文林美术馆——云南水泥厂写生画作展。

文林美术馆是集展览陈列、公共教育、鉴藏投资、创作交流、学术研究、艺术出版和文化产业与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美术馆;注重多层面国际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定位当代性、专业性、学术性,力争创建一个开展并举办公共教育服务和活动,让艺术家与公众交流、展示作品的文化空间。
而坐落于滇池畔海口镇的云南水泥厂,始建于1939年,是我国第一座采用国产设备建设立窑生产线的水泥厂。从支援抗战到新中国建设,她由小变大,风雨80载,培养了很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今天,为了环保和滇池治理即将悄悄消逝在2020年的暮色中。她为了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而出现,也为了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而在炙热的年代涅磐。哪怕在她最后的时光里只有少许人关注,但在晨光中,在晚霞里,她显得那样的好看!为此有一群人用他们的画笔记录下了她最后的身影。
在文林美术馆与云南水泥厂的结合中,云南水泥厂变得更加有意义。
在此次画展中,本专业各位外聘老师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给同学们分析作品,带同学们训练采写编评、摄影摄像、设计构图。





党林波老师分析一幅画的构成,告诉同学们这幅画主要利用了红黄蓝三原色。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同学们也会学习用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进入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党老师还分析了冷暖色调,做出了对比,这样可以突出层次感,表达水泥厂破败的凄凉感。
杨树华老师指出,作画和写作其实是相通的,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事物就会不一样,表达的也不一样,不是看见什么写什么,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选题时,我们要先确定主题,然后提炼主题。

确实,或许我们对云南水泥厂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但她是老一辈人的回忆,她存在的80年,培养了很多的技术人才,也成为了很多家庭生活的依托,我们不知道她的故事,但是她一定温暖了一些人!现在,她将要隐于岁月之中,永远的活在了画里,让我们永远都怀念。
文字|张婷
排版|杨子怡
图片 | 窦有复 陈锦媛
指导老师 | 杨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