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亚运人物特写】汪生艳:从亚运攀岩再出发,我会攀向更高山巅

发布日期:2023-10-07    作者:     来源:     点击:

15米高的“岩壁芭蕾”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或许成功、或许失败,但是嘀、嘀、嘀的赛事口令响起,运动员必须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成败只能交给运气,以及赛场背后无数次与岩壁碰撞的高强度训练……

  10月4日,杭州亚运会攀岩项目女子团体速度接力赛在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打响。来自中国攀岩队的邓丽娟、牛笛、张少琴、汪生艳组成“豪华版”阵容,对阵印度尼西亚的“实力天团”,让原本就紧张激烈的赛事更添亮点。

女子团体速度接力赛事现场 记者 陈思蒙 摄

 

  精彩较量在一轮又一轮的比拼中逐一呈现,在最终的金牌争夺战中,中国队派出邓丽娟、牛笛、张少琴强势出击,与印度尼西亚选手顶峰相见,最终以20秒925的成绩拿下团体金牌。这也是中国队在亚运会攀岩项目团体速度接力赛上珍贵的第二金。

  站在领奖台上,中国姑娘们相互拥抱,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荣耀时刻。“站在赛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力争冠军。虽然我到最后未能上场,但仍然觉得十分骄傲与自豪。”站上领奖台,这是云南选手汪生艳首次亚运之行最难忘的时刻。作为中国攀岩队的成员之一,因为综合原因未能上场攀爬,但是她为参与此次亚运会所做的努力和付出与其他队员是一样的。

 

 

汪生艳(左一)与队友站上领奖台 记者 陈思蒙 摄

 

  “为国出征,荣幸之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汪生艳讲到与队友们一起积极备战亚运会的日子感慨很多。“两年的时间,经历层层选拔,开始日复一日,的训练,我们不断调整动作,改变自己的技术,查缺补漏、恶补短板,曾有过无数次的磕碰流血,也有伤病带来的疼痛,但不管这条路有多难,我们都从未想过放弃。”

  就因为这份不放弃,中国队迎来了杭州亚运会攀岩项目速度团体接力赛的金牌。邓丽娟、牛笛、张少琴、汪生艳,她们想要“爬得更高、更快,站上最高领奖台”的目标在杭州亚运会上实现了。

篮球→攀岩,唯有坚定和热爱成就自我

 

  在了解汪生艳之前,没有想过她与攀岩之间的缘起充满“奇缘”。

  云南文山人,汪生艳原就读于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体教专业学生,2019年被选入云南体职院攀岩校队参加系统训练。认真、刻苦、谦虚好学,具有新时代青年的拼搏精神……这些关键词是老师、同学和教练对他们眼中最酷“攀岩女孩”汪生艳的评价。

汪生艳 记者 陈思蒙 摄

 

  接触攀岩运动之前,汪生艳的主攻专业其实是篮球。一次定向运动课上的偶然接触,攀岩这个项目便在汪生艳心里种下了“会发芽”的热爱种子,她觉得自己找到了这辈子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在云南省攀岩总教练符仕平看来,“那个长手臂、大手掌,爆发力和耐力都异常突出的小姑娘,或许练习攀岩,潜力无限”是个练习攀岩的好苗子。

  与攀岩运动初识,汪生艳虽然有过犹豫,也有过刹那的动摇,但最终还是做了坚定的选择。“你希望用三年的苦练来谋得一个好前程,还是以平凡的工作换取一辈子的碌碌无为?”2018年,原本毕业之后就想走出校园寻找工作的汪生艳在符仕平三个小时的“苦口婆心”之下“妥协了”。她坚定地选择了前者,投身攀岩,从此与岩壁为伴,循此苦旅,成为竞技体育追梦人。

  之后的日子,为了让热爱抵达,为了让梦实现,汪生艳总是告诉自己,更多一些努力、更多一点坚持。汪生艳开始“拼了命”地训练,“别人练两小时,她练三小时;别人休息十分钟,她只休息两分钟。”汪生艳知道,如果放手一拼,梦想和荣耀不再遥不可及;如果用力一搏,前路和未来将充满更多可能。

汪生艳 记者 陈思蒙 摄

 

  努力的时光给了她最好的答案,也造就了今天最好的她。2020年10月汪生艳入选国家攀岩队集训,在2021中国攀岩联赛江苏淮安站上取得7.92秒速度赛最好成绩,获中国攀岩联赛年度总排名第三。在第二十九届全国攀岩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国家攀岩集训队选拔赛中斩获第一,入选巴黎奥运会国家攀岩队集训队大名单;2023年全国攀岩冠军赛暨国家攀岩队亚运会速度选拔赛第一名。

云南→世界,只要前行和笃定终会抵达星辰

 

  千里之外,身在云南的教练、学校和后辈们也送来了最关切的问候:“她的伤病好些了吗?”征战亚运会这条路,大家都知道汪生艳走得曲折但勇敢。“她赛前肩部就受伤,更有来自积分赛的压力,最终还是顶住所有压力,收获了最后一张挺进亚运会的入场券。”符仕平说,日常生活中的汪生艳从来不叫苦、不喊累,“她有梦想、有追求,清晰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成绩,想达到什么程度。”

  短短15米的高度,是无数攀岩运动员一生都在挑战的距离。更高、更快、更强,是他们用无数个训练日夜想要换取的结果,超越自我,登上顶峰,是所有攀岩运动员的共同梦想。“汪生艳已经非常努力了,凭借她的努力,以后还会更好。”

女子团体速度接力赛事现场 记者 陈思蒙 摄

 

  如今,汪生艳早已成长为来自云南冉冉升起的攀岩“新星”。她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以绝对实力在女子速度团体赛中争得席位,成为云南首个参与到亚运会攀岩项目中来的运动员。

  近年来,云南为攀岩运动员及爱好者搭建了更多交流与展示平台,推动了攀岩运动的普及推广,促进了攀岩运动在云南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呈现了云南独特的户外资源和亮点。

  “与汪生艳一起成长起来的,还有云南省的攀岩队伍。”近年来,攀岩作为云南省体育局大力培育的竞技项目,取得很大突破。云南为攀岩运动员及爱好者搭建了更多交流与展示平台,推动了攀岩运动的普及推广,促进了攀岩运动在云南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呈现了云南独特的户外资源和亮点。

  汪生艳是从云南海埂体育训练中心培养出来的攀岩运动员,更成为了更多攀岩“后辈”眼中的榜样,她引领、示范和带动了更多云南青少年加入到攀岩项目中来。

  “希望云南攀岩越来越好。”在杭州亚运会攀岩项目的场馆里,汪生艳向更多在云南坚守和热爱攀岩项目的同伴们说道。“永远向上,保持体育竞技的初心,不惧挑战,坚定信心,瞄准目标,勇往直前,相信‘相信的力量’。”汪生艳说,竞技体育每一个成就的背后,都有运动员难以计数的汗水与伤痛,唯有坚持和热爱能够驱散疼痛,抵达梦想。

汪生艳 记者 陈思蒙 摄

 

  走下领奖台,从亚运会开始,汪生艳的攀岩之路又将开启新的篇章。未来,云南依旧支持她、相信她,终有一天,她将再次攀登到达属于她的“山巅”。

 

友情链接 / Link

Copyright © 2022 ynsvu.cn         版权所有: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滇ICP备09010710号-2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海埂体院路三号 联系电话:0871-64310768 0871-64311163 传真:0871-64311089 邮编:6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