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星火体育支教团,历经数月筹备,通过前期调研设计、专家指导优化,形成红色教育步道设计方案,并在学校对口帮扶的昭通市威信县观音社区观音小学建成。此外,项目结合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学科优势,设计了一套极具特色的红色体育课程,以“步道+课程”双载体,为当地青少年红色教育与体育锻炼融合提供全新实践范式。
为确保项目的严谨性与专业性,团队在前期开展了多维度筹备工作。成员通过学术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等方式,系统梳理威信县红色历史资料,筛选关键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完成红色教育步道方案设计。先后邀请校内外专家深度参与课程优化——对接威信县党史研究室专家反复推敲党史表述细节,依托于中国农业大学与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教授工作站,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及校内体育专家共同论证课程融合可行性。同时,团队核心成员围绕课程设计开展近百次教案打磨与实地演练,确保课程既符合党史严谨性要求,又能兼顾青少年认知规律与接受特点,还能充分开展适合于小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体育锻炼。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威信县观音小学共建红色教育步道

前期筹备工作笔记记录
在2025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团队在威信县观音小学开展红色体育示范课。课堂上,队员以红色教育步道为教学场地,结合步道沿途图文展示点,引导学生沉浸式了解中央红军在威信的足迹与扎西会议历史意义;通过“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等体育游戏,将红军长征精神融入体能训练与团队协作任务,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悟革命精神。



星火体育支教团成员在体育支教中与小学生互动场景
课程效果显著,有小学生课后主动找到队员,眼神明亮地说:“今天闯关的时候虽然紧张,但想到革命先辈们更艰难的战斗,就敢继续尝试了,觉得自己像小战士一样勇敢!”这让支教队员不仅在社会实践中充分锻炼专业才能,还收获满满成就感。更体会到红色教育不是生硬灌输,而是能在孩子心中种下勇敢种子,彰显其浸润成长的实践价值。



星火体育支教团成员在体育支教中与小学生互动场景
结束在威信县的支教实践后,支教团成员陈天锴感慨道:“红色步道是承载历史的课堂,体育游戏是传递精神的桥梁。看着孩子们在重走长征路时咬牙坚持,听他们说像小战士一样勇敢,我真切明白,体育教育不只是教会技能,更是把红色信仰的种子种进心里。希望未来更多人能加入进来,让红色基因伴随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在边疆大地上一代代扎根、绽放光芒。”

星火体育支教团成员在体育支教结束后,为小学生们分发小奖章并合影留念
此次实践不仅提升了支教队员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意识,更创新形成了可推广的红色体育课程体系。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将推动这项红色文化与体育锻炼的实践成果在更多中小学校园落地生根,让更多青少年在奔跑与协作中触摸云南本土红色历史,让红色基因借着体育教育的活力,在一代代孩子心中延续传承、焕发新的光芒。

星火体育支教团成员在体育支教结束后与小学生合影留念